駐馬店桐安腫瘤醫院

預防心肌梗塞

年輕人發生心梗更容易猝死

過去,一提心肌梗塞,大家都認為是“老年病”,而近兩年正逐漸向年輕群體擴散。年輕人通常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,為前途打拼經常體力透支,加上缺乏運動、飲食油膩、環境污染、吸煙等原因,心臟血管內膜受損,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,這是發生心梗的因素。當面對一些誘因時,如持續熬夜、過度疲勞、酗酒等,就會導致突然出現血管閉塞、心肌梗死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年輕人發作心梗更容易猝死。這是因為,老年患者因為長期遭受心絞痛、心肌缺血的困擾,他們的心臟已出現側支循環,發生緊急情況時心臟具有一定的代償能力,能保證部分供血。而年輕人的心臟則沒有這個能力,一旦發病,就沒有其他通路,極易導致缺血性心肌梗死,更為致命。

和老年人相比,年輕人發生心梗更讓周圍的人扼腕,有沒有辦法減少這樣的悲劇發生呢?專家建議,定期體檢,心電圖可以發現一些異常,如果有必要再做進一步篩查,日常生活中一旦發生胸痛要及時到醫院就診。

年輕人在心梗發作前通常都有明顯的誘因,如熬夜、感覺疲憊,情緒激動或劇烈活動等,這些都易造成交感神經興奮,使血管中的斑塊剝脫,引發梗死。此外,大部分心梗患者發病前都有先兆癥狀,主要表現為劇烈的胸前區絞痛,伴有胸悶、惡心、嘔吐、大汗等。但也有一部分患者,表現為上腹部、背部疼痛甚至是牙痛,容易被誤診或漏診。如持續15分鐘以上的胸痛,或胸痛伴有大汗淋漓,應高度懷疑為急性心肌梗塞,立即到醫院就診。

抓住救治的“黃金時間”

據統計,我國每年新發心梗60萬例,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。資料顯示,更多心肌梗死患者寶貴的救治時間耽誤在了等待救助上。事實上,疏通堵塞的冠狀動脈,讓心臟重獲血液供應,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。疏通血管的理想時間是發病后120分鐘內。每拖延1分鐘,就會有大量的心肌細胞死去。

心肌梗死救治的“黃金時間”一般為6小時,這就是說,在急性心梗的表象“胸痛”出現時,如果患者在6小時內接受治療,約70%—75%的血管能疏通;而如果超過6小時,甚至超過12小時才治療,則打通血管的效用顯著下降,對于急性患者將回天無力。這個“6小時”,主要指院前的救治時間。而醫學上認為,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極限通常為4分鐘,4分鐘之內復蘇將生存有望,這更是一個急救的“黃金四分鐘”。對于患者身邊的**目擊者來說,在沒有專業人員到達救援時,掌握基本急救技能,于**現場**時間內實施初級救治,關鍵時間只有這短短的4分鐘。

據悉,每年我國約有75%的心源性猝死案例發生在醫院外。對于這些患者,有時只要經過簡單急救,就有可能挽回生命。研究發現,及時實施心肺復蘇的患者,23%以上能存活;無人為其進行心肺復蘇時,存活率只有4%。發生心臟驟停的10分鐘內,是最關鍵的救命時機,每耽誤1分鐘,救活率就減少10%。


欧美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,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99,国产大白屁股精品一区二区,久久精品亚洲国产AV
天堂视频中文字幕一区 | 最新国产乱视频伦在线 |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| 中文字幕欧美三级 |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久久AV |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视频 |